高瓴资本买了几亿的同仁堂科技,成本11港币,现在股价3.91港币
月度归档: 2022 年 10 月
越南三季度GDP增速13%
万科10元以下我可能会买一点😂,只是买一点
今天一朋友说了句经典的话:奥密克戎只有在中国才活得有尊严😂😂😂😂
宝琛兄弟 loved this
格力电器再跌下去,质押的股权要追加保证金了,要不然会被银行平仓,这是格力的风险。
宝琛兄弟 loved this
达仁堂三季报持股集中度又提升了,股东户数不到3万人,法拉电子390亿市值,股东人数才1万多人,东阿阿胶244亿,股东7万多人
-
加仓
Chrome Android 12 | 21091116AC
苹果占纳指权重12%,最高,买纳指还是要谨慎,苹果财报虽然不错,但是利润只增长0.83%,一不小心就雷了!
预期的腾讯两件事,一个游戏版号一个大股东停止减持,一个都没发生,😮💨
印度阿三不傻,嘲笑的时候需要撒泡尿照照自己
法拉电子如期大涨
-
是不是可以切换点到江中了
iPhone iPhone OS 16-
我对江中药业毫无观察,继续留在法拉电子
Safari iPhone iPhone OS 16
-
纳指ETF不给机会加仓了吗?再跌个20%吧,我慢慢买
上周一私募基金经理告诉我他朋友55买了同仁堂😷
贵州茅台成交额还是非常大
疫情宣传工作是有问题的,不够客观。为了宣传国外有多惨,结果把自己人吓到了。敌人没伤到,却残了自己。
-
很多东西都是以为是a,a是个瓶子,实际是b。这两年中国通胀为啥低,防控得当。。。经济不振直接休克,所以物价没起来。。。
Chrome Windows 10
写一篇达仁堂财报解读又花了一个小时。。。。。。。😓
宝琛兄弟 loved this
-
鼓励你一下
Chrome Windows 10-
送个美女来
Safari iPhone iPhone OS 16-
给打赏了,别嫌少,高低买瓶可乐
Chrome Windows 10-
谢谢老板,恭喜发财。
Chrome Windows 10
-
-
-
达仁堂三季报解读
三季报主要看点在应收款,所以本次只针对应收款进行重点解读。
1.从季报角度看
从季报可以看出,三季报同比21年三季报,营收增加了2.11亿元,同比增长3.94%,而同期应收票据增加了1.5亿,应收账款增加了4.92亿,应收一共增加了6.42亿元,增幅34.04%,应收增幅远高于营收增幅。
2.从季度角度看
三季度单季度营收增加了0.76亿,同比增长4.44%,同期应收票据(-0.6亿),比21年三季度少收回6.23亿元,增幅91.22%,应收账款增加1.51亿元,增幅74.38%,三季度应收同比增加7.74亿,增幅122.66%
从数据可以看出21年三季度应收合计(-6.31亿),也就是21年三季度不仅没有增加应收,反而收回了6.31亿,而22年三季度虽然应收票据收回不再增加,但由于21年应收是收回,而22年整体应收仍然在增加,所以总应收比21年相对增加了7.74亿。
为了更直观看明白,这里再补充一个中报数据对比:
从上面两图可以直观看出,21年中报应收合计25.17亿,三季报回落到18.86亿,处于回收趋势,而22年中报应收合计23.85亿,三季报继续增长到25.28亿,处于继续增长趋势。
3.从汇总角度来看
21年中报应收合计占比营收比例为69.15%,到三季报时占比回落到35.24%,处于回收状态。22年中报应收合计占比营收比例63.18%,22年中报应收占比比21年中报占比低,表现更好一点,但是22年三季报应收占营收比相对于21年的大幅回落,虽然也有所回落,但是回落幅度比21年小,导致应收占比营收仍然同比21年增长了28.94%
数据总结:从历史数据来看,达仁堂公司的应收款主要来自于一季度,二季度小幅增加,三季度开始回收,四季度大幅回收,这是达仁堂公司虽然应收款较多,却每年都能收回的原因,也是达仁堂应收款多却信用减值少的原因。从达仁堂历年财报应收款账龄也可以看出,虽然年报时应收款多,但绝大多数都是一年以内的。22年由于疫情下医院经营困境,以及公司对医药终端市场的开拓,应收比21年增加,四季度是考验管理层收款能力的时候。
风险点:如果四季度收款不及预期,则应收款将在明年中报左右产生信用减值损失,影响当期利润。
对冲点:公司营收计划,23年开始业绩每年不低于15%以上增长,如果预期业绩增长实现,或许对冲后,23年的业绩增长仍然是高于22年业绩。
友情提示:本财报解读由于个人认知局限,不一定完全正确,投资是自己从自己口袋掏钱,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,要有自己的认知决策,而不是建立在依赖别人判断的基础上。
奥巴牛特别牛 zzz loved this
困
贝壳找房的历史成交价格普遍比安居客高10%左右
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
金融时报:根据交易所数据进行的计算显示,今年迄今为止,上海和深圳上市的股票净买入量接近零,使它们有望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糟糕的一年。
2022年 10月 31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