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资企业的基本思路(转自唐朝公

常有朋友困惑,说研究企业太难了,要怎么入手呢?散户真的能有这样的能力吗?

实际上,书房里每一篇企业分析,无论对错,展示的都是老唐分析和选择企业的过程,但要找一个统一答案呢,请容老唐借用一个假设。

二十多年前,巴菲特在一次面对大学生演讲的时候,为了谈行为习惯的重要性,曾经提出过一个假设,问在座的同学们:假设现在给你一笔钱,你可以买下某位同学余生10%的收入,你会依据什么去选择?

老唐延伸一下这个假设。假设你现在也得到一笔钱,同时给了你一份德国某大学某班学员名单,你需要在他们当中选择任意人数下注,你所选择的人余生收入的10%加总/人数,就是你的收入。

你对这些人一无所知,能力、背景、爱好、甚至男女都不知道,你甚至念不出名单上的德文名字,怎么选?

此时选择任何人都是赌博,结果只能由运气决定。但有一种最简单的选择不是赌博,那就是:选择全部。

选择全部,必将获得平均数。这个选择作出来以后,你已经可以不用做任何事情,已经确定能获得『还不错』的收益。

这个『还不错』的收益,不仅会高于没有受过大学教育的群体平均数,还会高于部分甚至是大部分选择对象(因为总有部分甚至大部分是在平均数以下的)。

这其实就是投资领域的投资指数的基本逻辑,其特色在于不需要做任何努力,可以获得选择对象的平均收益。

它的难点是要满足『还不错』,不能去眼红别人押中第一二三。因为选全部的宿命,就是永远也成不了第一二三。

如果情况有变,你拿到的不是德国学生名单,而是你所在班级的学生名单,那选择可能就会不一样。因为熟悉,你可以附加一些判断,不需要去买入全部了。

你会选什么人?官二代、富二代、学霸、特别善于与人沟通的、具有某项特殊技能的……,这些人你可能会优先选择。

因为他们具有某种竞争优势,或是家庭背景、或是资本起点、或是个人能力,都可能导致你判断他们未来收入会比平均数高一点。

这如同企业里面占据了某种优势资源、具备了行业优势或者管理层能力特别强,等等。

而总有些人或许会被你直接排除,比如恶习满身、几乎所有人都烦的、懒得要死的、家里特别穷还不努力的、身患绝症的,等等。你会认为这样的人可能会拉低平均数。

你可以通过沟通,打听,交往,观察甚至统计任何一位同学的学习、交际、消费、成绩、荣誉等多种途径增加对他或她的了解,伴随着你对他或她的了解越多,你越可能做出精确的选择或者排除。

但即便如此,这些官二代、富二代、学霸最终也不见得各个都能成为高收入人群,或许官二代的爹进了Qin城监狱,或许富二代变成瘾君子,或许学霸遭遇车祸,等等,因此我们要通过适度分散,来防止自己遭遇小概率事件打击。

选企业也不过如此,越熟悉就越能做出有效的判断。

怎么熟悉呢?你对同学比对德国陌生人更熟悉,原因就是因为你接触和了解过同学,你知道他的身高、容颜、爱好、性格、历史等等,所以你敢于对他/她未来会如何做出一个判断。

企业也是如此,熟悉就是接触和了解的过程。通过了解它的历史、故事、数据、产品、服务、口碑……,你就慢慢熟悉了它。

而了解这些,最简单靠谱的办法,就是阅读目标公司及主要竞争对手的年度财务报告。

认真读过报告,你自然就会有疑问,有疑问别忙着咨询别人,那样就糟蹋了你好不容易挖出来的问题。带着问题去读资料,寻找答案,这个过程中你自然就熟悉和了解这家企业了。

企业分析基本功就是这么逐步增长的,并没有什么简易的套路和计算公式。难吗?不难,不就是阅读嘛!识字就行。

容易吗?也不容易,能杜绝寻找公式、寻找捷径的想法,就够难了,绝大多数人过不了这一关。

是不是有点小失望呢?失望就对了。谁告诉你投资很容易,谁就是个大骗纸。

投资很简单,但并不容易,仅仅是开始阅读,可能已经倒下大半。不过,幸亏人性如此,才让喜欢阅读、喜欢思考的人赢的那么轻松。

朋友,拿起你感兴趣的公司阅读吧!没有读过至少五年财报之前,别随便下注,别随便浪费你的看法或疑问,也别用『研究好难』做偷懒和逃避的借口。

#[49]